close

今早看報紙新聞報導「鞏俐怒轟金馬獎不公」,一票之差沒當上影后透過經紀人痛批金馬獎不公,甚至大陸網友認為評審陳沖濫用職權「黑她」這讓我想到東方美人茶比賽的案例。今年8月某晚,我帶茶界高手朋友到峨眉某常得獎的茶行品茗聊茶事。老板說一個參加比賽案例,東方美人茶比賽每點12斤交付比賽,某次交付比賽同一批茶分別的二等及二朵梅花,老板氣到從此沒再參賽老板當晚泡一支問我們有沒有頭獎的水準,我說有,他說這支茶就是用頭等價格賣3萬元,因為他對於自家茶品質很有自信,所以自己訂定其價格。之前也有聽說東方美人茶比賽結果,有人得獎卻不認同獎次,將封條及名次撕掉(因名次在外有公定行情如今年三等獎112千元),改以自己認定的名次價格賣這不就是對自己的東西太有自信嗎?這新聞報導事件不就是像這樣情況嗎?常得特等獎有瑞里茶王稱號的茶老師曾告訴我,他參加比賽除了茶的本質要好外都有抓評審的口味,要算準比賽日子掌握好烘焙時間最佳適口時間迎合比賽,精準掌握到當日口感,關鍵在此,如此本事你說他能不得獎嗎?但就像上述峨眉茶農不參賽者他認為評審本身功力不足蓋「無南威之容難以論淑媛」,其認為比賽因為要適應比賽口感故乾燥不足,比賽茶可能適合比賽卻不見得適合消費者購買的飲用模式很有道理比賽與飲用本質上有其差異另量測工具準確度「效度」與「信度」問題。以人的感官來評量,本身就有其限度,所以評量方式及程序就很重要,但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蒙所說「人是有限理性」。所以說什麼餐飲比賽,諸如麵包、牛肉麵、中餐等冠軍,消費者就參考參考而不必太迷信,因量測工具從來也沒準校過,如何知其準確度。朋友曾任桃園縣農業局主管,他說某年被找去評水蜜桃比賽,第一次他有何經驗去評?如上所述,那麼鞏小姐就請比照峨眉那茶行老板撕掉名次做好自己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樂活50 的頭像
    樂活50

    品味50

    樂活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