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口竈,就這樣把寒冷的清晨煮成熱騰騰的粥,把多汗的正午燴成香濃的飯。司命竈君/ 簡媜

   本文緣於去年7 月本院人事室主辦院士眷屬活動時,個人當隨車服務,為免院士眷屬在車上無聊,亦基於個人曾在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教過餐飲行銷,以往有累積一些本島的餐飲知識,遂野人獻曝稍微介紹有關臺灣餐飲情形,以解這些懷鄉遊子「另一種鄉愁滋味」。沒想到下車時,獲有極大的回響,當晚即有院士請我幫忙訂餐。所以說,美食著實令人迷戀,尤其我國飲食文化有著迷人的魅力,豐富的內容,其更深層則洋溢著一種營生的文化底蘊。而承載數千年傳統飲食與匯聚東西方美食於一方,臺灣的烹飪文化足堪稱為美食王國。在此,想提出「城南往事憶舊味」及「美食王國」兩部分,將個人觀察及體會與讀者分享。

城南往事憶舊味-追憶竹塹城消失的鄉土原味

   幼時我居住的地方是在新竹市三大寺廟之一,竹蓮寺(又名觀音亭)附近,昔稱黑金町(因附近有火車機關庫之故),這一帶為舊竹塹城之南,離李前院長故居不太遠。廟宇往往與市集或夜市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童年生活約50年代末期,這時期廟口前竹蓮街市集最為熱絡。其市集應早於1923 年前出現,這是因為從日治時期竹蓮寺附近的新興聚落居民驟增,因本身的需求逐漸發展出農產品的初級交易市集。竹蓮寺所形成南門外之生活圈,又有商業交易之功能,光復後附近又有眷村,外省、客家及河洛等文化交織,飲食文化更加多元。而當地小小地方確有富國、雙美人及源珍等三家醬油廠(現僅存源珍醬油);另如每到夏季醃瓜盛產,鄉下農民扁挑一簍簍醃瓜來此販賣,配合這時節家家戶戶皆在醃瓜,形成一種獨特「醃瓜文化」。早期的餐飲以常民小吃的型態為主,所以此時此地也是鄉土飲食文化最為薈萃的地方。街道旁各式店家、各種小吃攤、菜攤及商攤,甚至於廟前廣場經常有藥商來賣藥(如王家武功散會先來一段舞台劇演出吸引顧客),市集人聲鼎沸。70 年代後將攤販改集中至寶山路竹蓮市場後,伴隨市況沒落而鄉土原味亦逐漸消散,老店舊味竟不復尋覓。

   在那匱乏時代的天下第一味「陽春麵」,這一味讓筆者記憶四十年。廟口右前方外省麵店,一位來自麵食原鄉山東省,顛沛流離退伍老兵,以最樸素的手法,作出令人感動的滋味。幾粒蔥花、幾根小白菜及清如水油湯,再以些許烏醋引出「麵香」,這才是最正統的陽春麵,現再也找不到如此味道。老闆另一拿手絕活為鍋貼,作法有類似水煎包,是生鍋貼入平底鍋撒麵糊水後加木鍋蓋煎,幾分鐘金黃色鍋貼香味四溢;現在市面上「四」與「八」字鍋貼店,作法係以油乾煎,太油膩食之則易生厭。晚幾年,臨近的東大路天橋下,出現一攤安徽人

麵攤,攤前永遠擺兩桶水,一桶肥皂水,另一桶清水,客人用過碗盤用浸不用洗,殊是不衛生,但他的「大滷麵」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兩口爐灶,一鍋燒水煮麵;另一鍋煮湯頭,內容為肉絲片、木耳、胡蘿蔔絲片、大黃瓜及打蛋花勾芡,最後用胡麻油引出上述食材香味(胡麻油與大黃瓜為最適配湯頭口味)。東大路再過去為光復路,光復路清大旁有一家「梅× 烤鴨」,有一道著名「烤鴨麵」,作法與台式鴨肉麵有一點像,將烤鴨切好放置在煮好的湯麵上,風味特殊。竹蓮街上另有許多本省、客家麵店(亞洲羚羊紀政家屬當時亦有在街上經營),本省麵作法分「切阿麵」與「煮麵」。以煮麵來說,要先蔥段爆香後放肉絲炒,再淋醬油(亦有用醬油膏)伴炒,此時香味已先漫開,高湯下去未免肉質老化會先撈取擺一旁(如是什錦麵料亦先撈取),黃油麵隨同下煮,吸飽湯汁,放些韭菜、豆芽菜即可起鍋,客人有時會要求煮麵混加「炊粉」(新竹特有濕且細米粉)成「炊粉麵」。本省煮麵是一鍋到底,湯底濃稠,湯油麵油;外省煮麵因是分二鍋處理,湯、麵皆清爽;而客家特色在於常用紅蔥頭油蔥爆香,湯底更加濃稠。昔黃、白麵條文化涇渭分明,現漸近糢糊,以致媒體「美食達人」,介紹陽春麵還誤認要加豆芽菜。

   廟口左前方「阿狗魷魚羹」攤(老闆姓劉),先介紹其「豬腳湯」,白煮豬腳並切一輪(節),放在淺小碗公,客人要吃稍微燙熱,加湯底並稍調味而已,取其鮮美(煮豬腳湯汁本可替代味素使用,味道似麩胺酸成份),當時算是很高檔食物。而該攤最能代表早期傳統新竹魷魚羹,食材有魷魚、魚漿羹(白色)、花枝漿羹(粉紅色)、穌炸魚漿羹(金黃色)、肉羹(灰色)配合季節時菜(竹筍絲、白蘿蔔丁、高麗菜片輪用)及香菜末,佐料烏醋調適當比例香油。後來新竹出現第二種魷魚羹,有人再改良加了木耳及紅蘿蔔丁等食材。最後改變者出現,差異性極大的連鎖性太× 食品魷魚羹店出現,主要食材魷魚、魚漿羹加蛋花勾芡及九層塔,佐料為沙茶醬。一般魷魚羹可大別烏醋式(配香菜)及沙茶醬式(配九層塔)來區分,臺北市以「沙茶醬式魷魚羹」為主,如幾年前仍存在於興安國宅附近之「魷魚嘴羹」即是。而傳統新竹魷魚羹非常具有魅力,據悉立委蔣孝嚴先生幾年前在臺北市五星級飯店辦喜宴,特地準備數百碗新竹城隍廟百年老店魷魚羹給賓客吃。竹蓮街後期發展跨過南大路,交叉路口有一周姓人家賣「新竹肉圓」,我認為新竹再也沒有一家比得上。新竹肉圓最大特色在於內餡僅用兩樣食材,蔥及加了紅糟帶一點肥之豬肉塊,並要用較低油溫浸炸,外皮彈Q,內餡肉香四溢,佐配香菜、蒜泥及甜辣醬,如此簡單完美味道。另外當時酬神演戲時,戲台前流動攤販就更多,如賣清蒸毛蟹(時西部溪流產很多且鮮美,僅佐醬油非常好吃)、「將軍泡泡糖」、「沙莉文冰淇淋」(雞蛋冰非常香濃)、「鷹王冰淇淋」(60 年代發明吐司夾芋頭冰)及古早冬瓜茶(色如紅茶味媲台南赤崁樓旁× 豐冬瓜茶)等,這些美食都隨市集更替,如同戲台前方暗溝中的泥鰍,早已被新竹風吹入歷史。

   小吃為最貼切庶民的飲食,也最能代表一個城市風貌。緬懷過去新竹市的餐飲文化,雖說這些「原鄉味」正遭逢諸如工業化後純豆釀醬油飲食文化,被速成調味品替代,各地風味的界限逐漸糢糊(就以新竹著名的「石

× 魚丸」為例,口味今昔略有不同,現變較甜偏南部人口味)等巨變。所以我人特別感念前民的小吃文化,能以不拿花俏、最道地手法,將最樸素食材,調理出食物自在的美味。惟今臺灣小吃發展,更有無限的可能,記憶中60 年代,深坑廟口戲台下的豆腐小吃店,即曾被外國媒體刊載過照片,而1993 年紐約時報更石破天驚,將賣小籠包起家的「鼎× 豐小吃」評為世界十大餐廳。或許真有一天,「咱臺灣味」能騷動世界的味蕾,則餐飲業可發展成為臺灣下一個競爭產業。

(本文刊載於中央研究院週報第1322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活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