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二十年前偶然的機會,吃到一位花蓮耆老親手做的稻禾壽司,跟市面上口味不一樣,較傳統日式的做法(拌醋要用一定比例的糖、醋、味素火熬)老者還告訴我,壽司是日據時代,遺留在花蓮的三大名物之一,另二個他說就是麻糬與羊羹。而說起「花蓮麻糬」比起同樣在日據時發展出來的「花蓮薯」(地瓜先經蒸再做成圓柱體形餅),或晚近發展的「縣餅」(以花蓮縣樹菩提葉子做成的餅)可能是最成功的花蓮代表性食品,也是遊客來花蓮旅遊必帶的伴手禮。其實花蓮麻糬有多元文化的影子,這中間當然有早期日人的飲食文化(もち、mochi)、客家人糍粑(蒸煮糯米佐細糖花生粉)、閩南人腳踏前兩輪後一輪車(上頭機器人模型喀喀作響)叫賣及阿美族杜倫(小米麻糬)造就花蓮麻糬豐富多種族的色彩。

    而80年代,真正帶動花蓮麻糬風潮的引領者,可能是「曾記麻糬」。80年代末研究所張姓同學,在中華電信主辦網路行銷業務,其曾表示當時中華電信為力推電子商務,該公司與曾記有策略聯盟。若外縣市想買麻糬可上網訂購,並在電視台猛打曾記麻糬廣告,配合黑貓宅急便,從網路購物宅配的方式,將有限時性的即食手工麻糬宅配全省,一炮而紅,也打開曾記麻糬全國知名度。讓許多花蓮追尋的業者倣效,所以在花蓮,後期一連串新出現的「曾師父」、「曾家」、「曾福記」、「老曾祖」…等,以「曾」字商號行銷,還有原先老店「老曾記」、「曾水港」等等,有夠複雜,外地來的觀光客很容易買錯家(如真正代表花蓮麻糬到底是曾記?還是曾家真正代表新竹魚丸到底是石家?還是石記?)曾記現在老闆姓「董」,商號源自最早手工麻糬的創辦人曾水港,老闆為其女婿,但商標被其註冊,家族內曾經為商標打過官司,鬧過新聞。而後聽說事業越做越大,夫妻也就離婚了。總之,他們家的手工麻糬除了強力行銷的效應外,主要是靠現做的麻糬本身即非常好吃,尤其關鍵是在麻糬的皮。當時據說使用進口的日本糯米食材,作成麻糬香Q柔軟的外皮。

    在80年代,我建議到花蓮玩,如欲購買麻糬的朋友。在當地吃現作的「曾記」手工麻糬(賞味期短48小時,不方便攜帶)方便攜帶「豐興餅店」「杜倫」(賞味期約10天左右,包裝精美送禮大方)給至親好友;而需大量採購,攜帶給辦公室同事分享,則可考慮用散裝稱重麻糬,位於中華路中山路交叉口「奇美行」(當時1 斤45元,現該店已改經營者賣縣餅)為什麼不買曾記包裝袋的麻糬?因其是一家位於花蓮市中華路317巷1號,雅記食品(離中華路豐興餅店很近,我也有進去買過)代工製造。

    現在,後進者越來越多,90年代宜蘭崛起新興力量「奕順軒」手工麻糬,有後來居上之勢。當時我個人有稍為加以比較二者,仍認為曾記」手工麻糬表皮較佳(純個人口感言)畢竟奕順軒距消費性主流市場台北,有地利之便,尤其在網路推波之下,已可與之抗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活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