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1521   

IMAG0679_BURST001  

羅東鎮上遠東麵包店產製的膨(椪、澎、泡)餅  

 IMAG0703  

IMAG1524  

宜蘭元培麵包坊作法較道地,形小味真

IMAG0686  

一個多月前偶然在三峽老街又發現這店家有在賣(椪)餅

    幾年前遊新北市平溪賞天燈,在這令人有思古幽情的小山城,無意間在街上一家賣杏仁湯的小吃店內,很驚奇的發現兒時糕餅「膨餅」。這傳統糕餅幾乎在個人記憶中消失,外形及味道已很模糊,結果在此見到,欣然馬上點了杏仁湯來配膨餅,試吃其味。很古早的阿媽年代,這東西跟台灣早期傳統習俗有關,小嬰兒滿四個月時,就要為其進行收涎儀式,為嬰兒祈福,祈求其快快平安長大及來年為家裡添丁之意。而微弱的記憶中,這餅要穿紅線掛在嬰兒脖子上,且應該沒有像上述店家的膨餅(巴掌般)這麼大,只是印象太糢糊了。數年後亦無意間在宜蘭作美食探訪時,很驚訝!居然看到羅東附近,有兩家麵包店有在做膨餅,驚喜之餘,皆買來試吃,終於嘗到有一家比較精緻,且猜測可能仍保留某些傳統的作法,吃起來較道地些。一家外形較大,像上述一樣巴掌般大(一個多月前亦在三峽老街也發現到同樣形狀大小的膨餅)但皮較焦、單薄(像無摺單層次感)且硬脆,麥芽糖吃來亦較少,但卻較甜;另一家比較有傳統的樣子,外形較小,皮有點層次感(摺層次數較多像千層派吃時易掉皮屑),雖表皮脆仍保有一點彈性,除了內餡麥芽糖外,因不加糖所以外皮沒什甜味,且全素不用豬油製作,老闆娘說這餅也叫「泡餅」,可用湯品泡來吃。

IMAG1455  

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傳統漢餅之家「新復珍」,椪餅居然是「塌塌地」太陽餅

IMAG1454  

新復珍收涎餅是通心酥(現在比較簡單的中間有孔的餅-繩索餅、穿洞餅皆稱收涎餅)

IMAG1477  

老店淵明餅舖有新竹椪餅但要訂製才有,只能用綠豆椪想像其模樣(嚴格講新竹只剩半個膨餅)

    家鄉新竹號稱北台灣的文化古都,開發建城近二百年。為了解傳統的膨餅,特別在新竹市試著做田野調查,尋訪傳統餅店。首先找上創立於清朝,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傳統漢餅之家「新復珍」,訪視後疑惑更大。他們的「膨(椪)餅」居然是「太陽餅」(據說判斷是否為膨餅看能否泡著湯品吃),再問店家傳統收涎餅為何?店員指著賣架上「通心酥」(這種奶穌餅較像西式餅乾傳入台灣時間應更晚)。哇!無奈這百年老漢餅正統膨餅顯然已絕跡。再找另一家老店淵明餅舖,店家說有但要先訂,曾聽聞其膨餅係用來做為傳統的收涎餅。問店家有否照片可看,店員指著賣架上綠豆椪,形狀大概是那樣子,可能是費工,銷路不廣,目前還是無法看到真正「新竹膨餅」長像。實在不死心,再往傳統寺廟附近找,在竹蓮寺一帶找傳統餅店,愛美斯老店仍不見膨餅蹤影,但廟口一些店攤,有看到另一種傳統的餅「水潤餅」(有人稱仔輪餅、鹹光餅聽人說新竹市僅存成功路一家在製作)。這種餅為農曆7月半迎城隍爺,其駕前范、謝將軍用紅繩穿掛在胸前,給信眾討來吃平安用的。就在竹蓮街附近,同時看到傳統阿嬤用的化妝品店家「丸竹」,惟一仍堅守著傳統的行業,生產新竹獨一的「膨粉」。因要先了解膨餅情形,所以先到成功路獨一製作「水潤餅」店家「德龍商店」探究竟,經探尋後亦不見膨餅蹤影,恰好三點多即將出爐一批水潤餅。此時恍然!警覺傳統老東西可能不再重現,隨即拿著剛出爐的水潤餅,急往丸竹化妝品店去,想拍一張新竹膨粉模樣。到達店家,老闆娘問明來意,即拿出膨粉給拍,並說這個另稱「香粉」,因為天然的產品,傳統婦女,尤其阿嬤仍很喜歡用,並且有外銷海外。個人也拿出剛買的,尚熱騰騰的水潤餅,一起與店家食用,在老店分享這老食品。

IMAG1488  

傳統老店德龍商店緊守老掉牙夕陽產業

IMAG1484  

會做水潤餅的人全新竹市僅剩不到3位,這老婆婆7、80歲還再撐該頒榮譽市民章給她

IMAG1485  

簡陋到不行的製造工廠是文化聖典的背影,也是許多人童年傳統美食的來源

IMAG1483  

多憑弔一點就多點感傷,難道美好的事物舊了就必須把她丟棄?

IMAG1490  

剛出爐水潤餅熱騰騰尚未封口,成份有麵粉、糖、鹽、水及五香料簡單到不行,哪裡有食安問題,我還吃出肉桂味 

    個人因想追查新竹膨餅到底現在是怎樣子?而無意間了解到,即將濱臨絕跡的三件老東西。新竹市因有了科學園區,貴能代表我們國家的科學硬實力,可以讓我們有能力發展成全球最強的晶圓代工,欣欣向榮;但傳統文化裡,這些常見的圓形的庶民文物,「膨餅」、「水潤餅」及「膨粉」已像末日黃花即將消失,而我們卻如此無知。當在亞洲其他國家對於傳統文物,其政府用盡全力地極力保存著時,如韓國在傳統飲食店門口,掛上政府頒發的「**特別市指定傳統飲食店(Traditional Korean Restaurant)」中英認證牌子加以保存,我們國家卻如此鄙夷,任其自生自滅。當我做完田野調查時,大概了解到這三樣老古董,在新竹市各自僅剩的一家獨力在做,時間已撐不了多久,這些老祖宗傳下的美好東西,即將隨新竹的風,掃入歷史的灰燼中。個人非常感慨!「我們這一代人」再不戮力保存維護,這些具代表性的傳統文物,我們將是一個沒有文化深度的國家,國民也將是膚淺不堪,新竹還配稱科技文化城嗎?。

IMAG1492  

再一次憑弔新竹市早期風華,阿嬤少女時代的美絕對與她有關

IMAG1493  

新竹膨粉我不知多久未見,那香粉味曾經瀰漫整條新竹市竹蓮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活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